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治未病之[阴虚质]调理方案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煤咽干、乎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署,热,燥邪。



[名方调理]


(1)六味地黄丸

[出处]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药经典验方,始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桂枝、附子,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成。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获苓、牡丹皮。

 [应用]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制以来,其主治病证至清代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历代医家认为其主要用于肾阴精不足证,以起填精滋阴补肾的目的。涉及消渴、中风、淋浊、咳嗽、喘、眩晕、自汗、盗汗、便血、诸血证、血虚发热、呕吐、骨蒸、健忘、惊悸、怔忡、头痛、腰痛、类中风、虚劳、遗精、足跟痛、痰饮、疮疡、淋病等多种病证。现代临床应用涉及的病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前列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呼吸道感染、黑色素瘤、胃炎等。



(2)左归丸

[出处]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大怀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胶。

[应用]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之证。临床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老年性痴呆、慢性肾炎、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针灸]体质是形神统一的基础。“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需形与神俱,贵在和谐。阴虚体质易感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其神的功能外现,并进一步影响其病理本质,如《黄帝内经》言:“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五心烦热和性情急躁等精神情志活动是基于阴虚体质内热、火旺或燥热的外现,这种神的不稳也会加重阴液精血的损耗,使其体质内在阴阳发生严重偏颇而构成心身失调性疾病,因而针刺词神在阴虚体质易感疾病调治中显得格外重要。阴虚体质针灸常用穴位如下。



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特鼻下3寸,特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肼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腔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凄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