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0-311-00116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专家团队
荣誉资质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应用案例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专家团队
荣誉资质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应用案例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华见智能
实力打造品牌 诚信造就未来
我们专注品质与服务 决胜制高点 细节决定成败
INNOVATION
TO LEAD THE TUTURE
首页
⊙
养生知识
⊙
治未病之[阴虚质]调理方案
治未病之[阴虚质]调理方案
来源:
|
作者:
huajian
|
发布时间 :
2019-12-19
|
7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阴交
是足太阴脾经常用喻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躁尖上3寸,腔骨内侧缘后方。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金津、玉液
中医针灸常用穴位,隶属奇穴。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主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痘、消渴、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口腔溃疡、急腹、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操作方法为点刺出血。
太溪
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躁区,内躁尖与跟健之间的凹陷处,有腔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腔神经。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果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照海
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主治精神、神志病证,五官热性病证,妇科病证,小便频数。操作方法为直刺0.5~0.8寸。
涌泉
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港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距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然谷
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位于内躁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内关
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膊与侥侧腕屈肌腿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痘病等。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艾灸]
艾灸疗法为针灸疗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艾草作为艾灸疗法最主要的原料,因其性质属温,且点燃后对人体的温热刺激,通常认为其功效主要是温补为主,如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助阳补虚、防病保健等。
对于阴虚体质者的调理,艾灸可扶阳助阴,补虚退热,朱丹溪认为“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灸丹田,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使阳生则阴长从而补足阴液,曾采用艾灸肺俞穴治疗阴虚咳嗽咯血,仅5次即愈。也有医家认为利用艾灸可滋阴清热达到补虚退热之功,如《红炉点雪》中有云:“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犹温补热益之义也。”
« 上一页
1
2
3
4
5
…
6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治未病之[痰湿质]调......
下一篇:
治未病之[阳虚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