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治未病之[痰湿质]调理方案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776 次浏览: | 分享到: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脾、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點,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點,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脾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名方调理]

(1)化痰祛湿方
 [出处]化痰祛湿方是针对调整痰湿体质所拟定的方剂。

 [组成]苍术、白术、泽泻、黄民、荷叶、生蒲黄、防己、橘红、生大黄、鸡内金。

 [应用]该方主要功效为消脂,益气健脾,化痰除湿。方中苍术、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培补中焦,运化痰湿;荷叶、橘红化痰消脂,芳香宽中,轻宣上焦;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理气散结,祛瘀化痰;泽泻、防已化痰渗湿,淡渗利水;诸药合参可运行气血,人里达表,通调三焦,消除体内多余的痰、水、湿,进而达到改善痰湿体质的目的。痰湿体质者以体形肥胖为主要表现,该方通过调整痰湿体质,对减轻体重,保健防病具有重要意义,亦用于痰湿阻滞所导致的眩晕、胸痹等病证。现代研究发现,运用化痰祛湿方,能减少痰湿体质者体内的脂肪积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中脂蛋白含量,从而达到对痰湿体质的调节作用。临证应用,若是过食膏粱厚味,时有食滞不化,腹胀纳呆,脂肪肝,血脂高者,可酌量加用山楂、麦芽、莱菔子以增加消食导滞化浊的效果;痰多而黏者,加枇杷叶、竹茹、胆南星以清热化痰;兼有尿少、浮肿、腹胀而体质尚壮实者,可加桑白皮、生姜皮等以导水下行;恶心者,可加生姜、橘皮等。



(2)六君子汤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

[应用]本方主要功能为健脾益气化痰。原书用本方治疗脾虚引起的各种妇科病证,其中记载用本方送服越鞠丸治疗食郁痰证,攻补兼施,治疗脾虚生痰湿较为适宜。



[针灸]

健脾利湿针推法
主穴取脾俞、章门、大横、阴陵泉、丰隆,配穴取肾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水分、水道。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每次取1~2个,每个穴位留针30分钟,再行推拿疗法。①用拇指或大小鱼际顺着经脉循行方向推脾经、肾经、肺经,其中脾经、肾经、肺经各1~2分钟。②用单掌或双掌顺经脉循行方向,自上而下推背部膀胱经2分钟。③自下而上推擦督脉,点按揉上述穴位,主穴每穴2分钟,配穴每穴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