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治未病之[痰湿质]调理方案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779 次浏览: | 分享到:



②“调理脾胃须单举”:其主要作用为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从生理上来说是相互依存、相互照应的,脾胃密切配合,身体才能有效传输。该招式动作为一手向上举起,一手向下按,其用力处于上下平衡状态,这就使肌肉尽可能拉伸,进而牵连到内脏,肝、胆、脾、胃受到了肌肉的牵引,有一定的动力使内脏运化保持平衡。脾胃调节有效,运化功能正常,水液代谢正常。


③“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七伤总的说是由于劳逸结合不当、活动能力失调、外界环境不良、精神情绪不佳等引起的内脏损伤。该动作是上肢伸直,然后向外扭转,通过旋转的牵拉作用拉伸胸腔及腹腔。颈椎部位的大椎穴,“向后瞧”的动作可以刺激该穴位,通过胸部、腰部,起到强健腰肾、调理脾胃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作用。


④“拨拳怒目增气力”:其主要作用为激发兴奋,加强气血的运行,通过出拳、伸腰、呼吸、瞪眼、怒目,动作张弛有度,锻炼肝气,使肝血丰盈,经脉得以养,疏泄肝脏,保证肝的正常功能。最后通过八节动作的整体运动,达到调理脏腑的功能。






⑤“左右开弓似射雕”:其主要作用为加强血液循环,这一动作的重点在部,即上焦。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造成的病态。


⑥“两手攀足固肾腰”:其主要作用为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无用或有害的终产物,这一节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青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显然对增强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坚持等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器官,特别是肾脏、肾上眼等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全身功能。


⑦“摇头摆尾去心火”:这节动作是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
但为什么强调可去心火,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心火可能是指受寒、感冒、发货时出现的一些症状;有人认为摇头摆尾,旋转身体,可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汗去热,除去心火。这节动作强调放松,因此是消除非正常神经紧张的一种方法。


⑧“背后七颠诸病消”:其主要作用为消除诸病,强身健体。并非指单做七颠能消百病,而是指长期坚持练整套八段锦动作才可锻炼整个身体,即为“诸病消”或“百病消”。这节动作要求放松,但与两手托天动作正相反,托天动是要把全身伸展拉开,而这节动作是要全身各器官、系统受到轻微震动而复位,用中医针灸术语来说是一开一合。


综观上述八节动作,主要用中医学理论来解释动作对人体的作用,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弱皆宜,即可防病,又能治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