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治未病之[气虚质]调理方案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544 次浏览: | 分享到:




(2)温针灸

气虚体质型且患有颈椎病,亚健康人群宜采用温针灸治疗,可以温针灸百会、颈百劳、脾俞、肾俞、足三里。温针灸操作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用一段长20mm的艾灶,点然后插在针柄上;艾灶燃尽,易灶再灸,连续灸2壮;施灸完毕,除去艾灰,起出毫针,用无菌棉球轻压针孔片刻。施灸时,在皮肤上垫纸片,防止烫伤。



(3)艾条雀啄灸

气虚体质型妇女则适宜采用艾条雀啄灸法,年龄24~72岁皆可。治疗取

足三里、曲池、中院、血海、三阴交、绝骨、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关元,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穴位,艾条点燃端距离施灸穴位1~2cm,以雀啄灸的手法施灸,直至穴位处皮肤微微发红,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每日点灸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续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



[推拿]捏脊配合穴位推拿:气虚体质尤其是儿童,宜使用捏脊配合穴位推拿为主的治疗,以连续10次后,休息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若发热、腹泻给予对症处置。



[拔罐刮疹]气虚性体质成人和儿童均可采用拔罐刮疹疗法。患者站位、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立于其身后,右手持刮疤板(刮疹板质地为水牛角)与皮肤呈45°角朝下,左手扶患儿肩部,在刮拭部位涂适量石蜡油以润滑皮肤,先刮患儿项背部,再刮脊柱正中及两侧,重点是背部正中及两侧膀胱经。用力宜柔和、适中、深透。轻者皮肤出现潮红,重者出现紫黑色疹点或片状疹斑,但不应强求出痧。拔罐以大椎、肺俞、脾俞为主穴。选用大小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于背部皮肤,时间1~2分钟。



[耳穴疗法]老年人气虚体质型且有中风者,可采用耳穴疗法,穴贴压王不留行子,主穴取大肠、小肠、直肠、三焦,配穴取内分泌、肺、脾、肾。材料选择一次性王不留行籽,耳郭局部用75%乙醇消毒后,选大肠、小肠、直肠、三焦,再用探棒选敏感点取配穴,用一次性王不留行籽贴于患者一侧耳郭的耳穴上,用手指按压米粒,使局部有明显胀、热、痛感为止。每日按压籽粒3~5次,每次60秒,稍痛为宜,3日换另一侧耳。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气虚体质型的心系疾病,可采用耳穴治疗,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上,依据证型选择心、肺、脾、肾、交感、神门,配穴为肝、心脏点、胸,每次取3个主穴和2个配穴,4日更换一组穴位。操作方法,先用75%的乙醇消毒,再用探棒寻找反应点,将装有药物5mm×5mm小方块耳贴贴在穴位上,稍加用力按压,由轻到重,每次5~6分钟,使患者感到胀、麻或者发热即为“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