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白露至,解锁中医养生秘籍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25-09-07 | 4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白露:时光里的诗意密码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在公历 9 月 7-9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65°,标志着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白露,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点明了白露名字的由来 —— 随着气温下降,夜间水汽遇冷凝结成露水,清晨时分白花花地附着在草木上,故而得名。

古人对白露的物候变化观察极为细致,将其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此时北方的鸿雁感知到秋凉,开始列队南飞,寻找温暖的栖息地;“二候玄鸟归”,曾在春天衔泥筑巢的燕子(玄鸟),也随着天气转凉启程返回南方;“三候群鸟养羞”,“羞” 即 “馐”,指鸟类开始收集过冬的食物,储存在巢穴中,为寒冬做准备。这三候不仅是自然的信号,更藏着古人对季节流转的细腻感知。


白露文化:岁月沉淀的民俗风情


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节气,白露不仅是自然的节点,更沉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

收清露是白露最具诗意的习俗之一。古人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是 秋之精,有滋补养生的功效。《本草纲目》中也记载 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每逢白露清晨,人们会用干净的瓷盘或玉盘,到户外收集草叶、花瓣上的露水,或直接饮用,或用来煎药、泡茶,视作 灵物

饮白露茶则是南方地区的传统。白露前后,茶树经过夏季的酷暑,迎来了生长的 第二春,此时采摘的茶叶叶片肥厚、香气浓郁,既没有春茶的青涩,也没有夏茶的苦涩,口感温润醇厚。老茶客们常说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每到此时,家家户户都会泡上一壶白露茶,邀邻里共饮,闲话家常。

在福建福州、莆田等地,白露还有 “吃龙眼” 的习俗。当地人认为,白露吃龙眼能 “补秋气”,此时的龙眼正值成熟旺季,果肉饱满、甜度高,不仅可以直接当水果吃,还会用来煮龙眼汤、龙眼粥,搭配红枣、莲子等食材,既应季又滋补。此外,部分地区还会在白露祭祀土地神,感谢土地的馈赠,同时祈求秋收顺利,这些习俗都让白露充满了烟火气。


白露与中医:千年智慧的交融


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生理变化与自然季节的流转息息相关,而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恰好与中医养生理念深度契合。

从中医角度看,白露时节的核心气候特征是 “燥” 与 “凉”:一方面,入秋后雨水减少,空气湿度下降,“秋燥” 开始显现,燥邪容易侵袭人体,损伤肺津(中医认为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导致皮肤干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等症状;另一方面,气温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寒凉加重,若不注意保暖,风寒之邪易侵入体内,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