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311-00116
欢迎光临华见智能!

华见智能

中医体质辨识仪

华见智能

立冬体质养生:顺时调补,安度冬藏

来源: | 作者:huajian | 发布时间 :2025-11-07 | 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室内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待在暖气房;睡前可喝 1 小杯温水,缓解夜间口干;选择室内温和运动,避免在干燥、寒冷的户外长时间运动,防止津液耗损。

(四)痰湿质:祛湿化痰,防 “冬肥” 堆积

体质特点:体型偏胖、身体沉重、易腹胀、痰多、舌苔厚腻,冬季活动减少,易因 “久坐 + 高油饮食” 加重痰湿。

养生核心:健脾祛湿,控制体重,避免痰湿堆积。

多吃健脾祛湿食材;避免高油、高糖、生冷食物;避免久坐,室内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加重痰湿;选择能促进代谢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每次 40 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宜,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五)血瘀质:活血通络,防 “寒凝血瘀”

体质特点:面色暗沉(易长色斑)、口唇发紫、手脚冰凉(但比阳虚质轻)、易有痛经(女性)、舌有瘀点,冬季寒冷易导致血液运行变慢,加重血瘀。

养生核心:活血通络,兼顾保暖。

多吃活血食材,避免生冷、过咸食物;注意全身保暖,尤其避免腰腹、膝盖受凉;睡前泡脚时可加 “红花”(5g),促进血液循环;择能活动全身的运动,通过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减少血瘀。

(六)气郁质:疏肝解郁,防 “冬愁” 扰心

体质特点:情绪低落(易焦虑、抑郁)、睡眠差(易失眠、多梦)、胸胁胀痛、食欲差,冬季光照减少,易加重 “季节性情绪低落”。

养生核心:疏肝解郁,调节情绪。

吃疏肝理气食材,避免过量饮酒、喝咖啡;

多晒太阳睡前避免看手机,可听轻音乐助眠;

每天做 10 分钟 “深呼吸练习”,或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养花),缓解压力。 

(七)气虚质补气固表,防冬寒侵袭

体质特点:易疲劳、少气懒言、易感冒、面色苍白、说话声音低弱,冬季因 “气虚不能固表”,更易受风寒侵袭,出现鼻塞、咳嗽等症状。

养生核心:补气健脾,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耗气。

多吃补气食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气虚;避免熬夜,冬季出门注意保暖,尤其头部、背部可戴帽子、穿马甲;

选择低强度、循序渐进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常按 “气海穴”、“膻中穴”钟,气海穴可补元气,膻中穴能调肺气,改善少气懒言、易疲劳的症状。

(八)湿热质清热祛湿,防 “冬湿内积”

体质特点:面部易出油、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冬季虽寒冷,但若常吃辛辣火锅、油炸食品,或长期待在温暖潮湿的室内,易导致 “湿热内积”,出现腹胀、长痘等问题。

养生核心:清热不寒凉,祛湿不滋腻,避免湿热在体内堆积。

饮食:多吃清热祛湿食材,避免辛辣少吃温补食材,以免 “火上浇油”,加重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