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中医院召开,全国数百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参与,聚焦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广州华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文教授作主题报告,介绍中医情志智能识别的最新进展。研究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探索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情志识别中的创新应用。智能情志识别技术可辅助中医临床诊疗,实时捕捉患者情志动态,帮助医师精准判断情志与病症关联,减少辨证误差;同时用于情志干预疗效评估,通过监测患者情志变化,为针灸、推拿等干预方案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文教授强调,该技术旨在将抽象情志转化为可量化数据,弥补传统情志诊疗主观性强、难标准化的短板,提升中医情志理论在现代医疗中的可操作性和说服力。年会促进了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智慧方案。
2025年9月1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健康服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中医院盛大召开,数百名全国中医药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讨论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广州华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应邀做主题报告,汇报了团队在中医情志智能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 文教授以中医情志理论为核心,结合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阐述了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中医情志识别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传统中医情志诊疗现代化突破探寻新路径。他提出,智能情志识别技术可从两方面实践探索:一是助力中医临床辅助诊疗,通过实时捕捉患者就诊时的情志动态,辅助医师精准判断情志与病症关联(如“怒伤肝”),减少患者主观表述偏差导致的辨证误差;二是用于中医情志干预疗效评估,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干预过程中,通过视频智能监测患者情志细微变化,为干预方案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文教授特别强调,该研究并非以技术替代中医传统辨证,而是通过智能手段将抽象“情志”转化为可量化、可监测的客观数据,弥补传统情志诊疗“主观性强、难标准化”的短板,让中医情志理论在现代医疗场景中更具说服力与可操作性。

此次年会为中医药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地区、跨方向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更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我们期待中医药在现代科技赋能下,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更多中国智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