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治未病指引
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做好我省新冠肺炎的中医治未病工作,在广东省中医药局领导下,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监控中心(广东省中医院)组织全省中医治未病专家,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岭南地区体质特性,以及自2019年冬季我省气候变化情况及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制定本指引。
临床上,新冠肺炎的中医致病邪气性质表现为寒湿疫毒;岭南地区气候多潮湿、人群体质具有“阳气不足、上热下寒、湿气偏盛”的特性;去年冬天为干燥暖冬,至今年春天先遇春寒,“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冬时应寒而反大温,非其时而有其气”,天气气候特征与新冠肺炎病邪性质相类,而岭南地区人群在其体质各偏颇方向上均存在与新冠肺炎疫邪“同气相求”的性质。因此,本指引从一般大众、密切接触者两个层面,以体质偏颇方向为分类,按照护养正气、固本纠偏、御邪防疫的思路,以药食同源为主体的汤膳茶饮方,以及生活方式、中医药简易辟秽防疫法、穴位保健按摩法、心理自理自助与疏导为主要内容提供指引。
一、大众预防调养药食同源方案
(一)体质平和人群。
平素身体状况较好,无基础疾病,无明显不适表现,无明显寒热偏颇者。
1.药膳处方
处方一:组成(3人分量):黄豆、黑豆各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瘦肉250克,陈皮1瓣,生姜30克,紫苏叶10克(鲜品更佳)。
煎煮方法:豆类用清水浸泡30分钟;猪瘦肉洗净切成肉沫后备用;瘦肉及紫苏叶之外的各种食材加水2000-3000ml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肉沫及紫苏叶,再煮5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服用方法:煲汤饮用,饭后1小时温服。近1个月可以每周连续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处方二:组成(3人分量):白糯米100-15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陈醋适量。
做法:白糯米、生姜洗净备用;加适量开水到砂锅中,大火煮开后加入白糯米、生姜煮20-30分钟。加入带须鲜葱头,煮至白糯米熟烂,再加入陈醋10-15mL搅匀调味,趁热食用。
服用方法:近1个月每周2次,每3-4天服1次。
2.茶饮处方:麦芽消滞茶(适合7岁以上人群)
组成(3人分量):生麦芽30克,布渣叶15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姜30克,茯苓20克,普洱茶叶10克。煮泡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