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爱耳日来了,小编给您支一些招,给自己的耳朵做一个保健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一、好习惯:3种简单的耳朵护理方法
鸣天鼓
天鼓者,指耳中之声。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中、环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附近36次。此法既可以增强听力,又可以缓解脑疲劳。工作间歇闭目养神之时鸣击天鼓,轻轻松松保持头清耳明。耳部有外伤及中耳炎,暂不宜应用此法。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中医治未病,吃出健康来: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就是健康的保障。除了这些好的习惯,我们不妨在自己的饮食中,多花一点心思,同样对耳朵大有裨益哦。
二、科学饮食,助力耳聪目明
聪耳助听药膳是具有缓解或消除耳鸣耳聋,以改善或恢复听力为功效的药膳。听力与五脏精气盛衰及功能活动状态有关,而与肝、肾、胆关系最为密切。聪耳助听涉及扶正与祛邪两方面,其药膳多以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及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利气通窍之药食为主组成。常用药食有磁石、石菖蒲、猪肾等,药膳方如气虚狗肉汤、熘炒黄花猪腰等。
熘炒黄花猪腰
【来源】《家庭药膳》。
【组成】猪腰500g,黄花菜50g,生姜、葱、大蒜、食用油、食盐、白糖、芡粉各适量。
【制法用法】
1.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切成腰花块。
2.黄花菜水泡发,撕成小条。
3.炒锅中置植物油烧热,先放入葱、生姜、大蒜等作料煸炒,再爆炒猪腰,至其变色熟透时,加黄花菜、食盐、白糖煸炒,再入芡粉,汤汁明透起锅。顿食或分顿食用,也可佐餐服食。
【功效】补肾益损,固精养血。
【应用】肾虚证。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乏力。
【方解】本方所主为肾气不足、阴血虚少所致的耳鸣,以及其他生殖机能减退证候,治宜补益阴血。本膳中以猪腰、黄花菜为主料。猪腰味咸,性平,补肾养阴,《日华子本草》称其能“补水脏,治耳聋”。黄花菜味甘性平,功效养血平肝,利尿消肿,但民间以其治疗肾虚耳鸣、腰痛、产后乳汁不下,有很好疗效。两味合用,治疗肾虚所致的耳聋耳鸣效果更加突出。亦可用于男子阳痿,产妇乳少,产后身痛等肾精亏损者。
【使用注意】本膳性偏渗利,肾气虚寒、小便过多者不宜食;尿酸高者慎食。
法制黑豆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黑豆500g,山茱萸10g,茯苓10g,当归10g,桑椹10g,熟地黄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旱莲草10g,五味子10g,枸杞子10g,地骨皮10g,黑芝麻10g,食盐100g。
【制法用法】
1.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备用。
2.将以上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小时取煎液1次,放入另一盆中,再加水煎煮,如此共煎液4次,合并煎液,放入锅内。
3.将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锅内,放入食盐,先以武火烧沸药液,再用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
4.将黑豆曝晒至干,装入瓮罐(或瓶)中贮藏备用。随量嚼食。
【功效】补肾固精,壮骨聪耳。
【应用】肾精不足证。适用于肾精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身体瘦弱,须发早白,腰膝酸痛,尿频遗精,筋骨无力等症。
【方解】膳中以黑豆为主料。黑豆性味甘平、无毒,有活血补血、补虚乌发的功能。《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服之能益精补髓,壮力润肌,发白后黑,久则转老为少,终其身无病”。膳中山茱萸、桑椹、熟地黄、旱莲草、五味子、枸杞子、黑芝麻等滋阴之品中加入补骨脂、菟丝子等养阳之物,取得“阴得阳助而源泉不断”之效。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证明显者,或兼有外感症状者,或证属阳热者慎食。
鱼鳔汤
【来源】《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
【组成】鱼鳔25g,枸杞子、女贞子、黄精各25g,调料适量。
【制法用法】
1.将鱼鳔、枸杞子、女贞子、黄精等诸味洗净,与水共煮汤,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20分钟,加调料即成。
2.药渣加水再煎。内服,每日2~3次。
【功效】滋肝补肾,聪耳助听。
【应用】肝肾不足证。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腰腿酸软等症。
【方解】本方所主,为肝肾阴虚所致的各种耳疾,听力下降,甚则耳聋,治宜补益肝肾。本膳中以鱼鳔为主料。鱼鳔亦名鱼肚,味甘,性平,补肾益精,含高黏性的胶体蛋白和黏多糖,滋补性很强;枸杞子、女贞子、黄精皆为滋补阴精之味。诸料合用,不仅适用于肾虚耳疾,又可作为肾阴虚损诸症之保健膳食。
【使用注意】本膳偏于滋腻,脾虚少食者不宜食之。阳虚、痰湿等所致的耳疾,忌食本膳。
黄酒炖鸡公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
【组成】嫩公鸡1只(约500g),黄酒500~1000mL,花椒、食盐、食用油各适量。
【制法用法】
1.将嫩公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大块,焯毕。
2.热油,将鸡块入油锅略炸至表面熟色时,入黄酒,量盖住鸡肉即可,煮至肉烂熟,入花椒、食盐适量,文火煮10分钟起锅。
3.顿食或分顿食用。
【功效】补肾助阳,通脉聪耳。
【应用】肾阳虚证。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小便频数,精少精冷。
【方解】本膳中以公鸡、黄酒为主料。公鸡,味甘平,性微温,《饮膳正要》称其能“补虚、温中”。黄酒甘温,温中益气,有补气养颜的作用,《食疗本草》称酒能“行百药”“通脉、养脾气”。两味合用,补而不滞,通行上下,不仅适用于肾虚耳鸣,又可作为脾阳虚损诸症之保健膳食。
【使用注意】感冒发热、咳嗽者以及阴虚火旺者忌食;有热性病者慎食。
磁石酒
【来源】《圣济总录》。
【组成】磁石30g,木通、石菖蒲各15g,白酒500mL。
【制法用法】
1.将磁石打碎,石菖蒲用米泔浸一二日。
2.与木通一起装入纱布袋中,用酒浸,冬季浸7日,夏季浸3日。
3.每次饮30~50mL,每日2次。
【功效】平肝清热,祛痰通窍。
【应用】肝胆湿热证。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耳聋耳鸣,如风水之声。
【方解】本膳中磁石益肾平肝潜阳;木通利水通淋,使湿热自小便而出;石菖蒲祛痰利湿,能开通闭塞之神窍;白酒活血通络,以助药力。诸药合用,清除肝胆湿热,通窍聪耳,故可用于耳聋耳鸣证属肝经湿热者。
【使用注意】肝肾阴虚之耳聋耳鸣不宜饮用。因饮服不易消化,故不可多服,脾胃虚弱者慎用。
【附方】
蔓荆酒(《普济方》)由蔓荆子(微炒)100g,白酒500mL组成。将蔓荆子浸入酒中,冬季浸7日,暑夏浸3日,去滓。饮用时根据酒量,每次20~40mL。功能清利头目,疏通耳窍,适用于耳聋。
(文献来源:百度文库/《中医药膳学》)
(撰稿:汪道远, 校正:梁育瑜 )
现在就向客服顾问咨询您需要了解的问题微信客服:19128230079
AI中医小助手微信号:18027298673
191-282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