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双九节,是避邪、祈福和长寿的节日。传统习俗包括登高、赏菊、插茱萸,以及遵循“两不做,两不吃”的规矩。两不做指不去医院探病和不做剧烈运动,两不吃指不吃梨和羊肉。此外,根据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和运动,如阳虚体质可食用温补食材,阴虚体质则需滋阴润燥。重阳节的习俗和禁忌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和团圆的向往。
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叫双九节,在以前,人们会进行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寓意着避邪、祈福和长寿。还有老一辈的传统规矩,这天有很多事情不能干,总结下来呢就是: “两不做,两不吃”
一、两不做
不去医院探病:
如果朋友或亲人生病住院,这一天不宜去医院探病。因为重阳节被视为祛灾避难的节日,去医院探望病人可能被认为不太吉利。
不做剧烈运动:
重阳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但老年人要注意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爬山或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秋天天气干燥,运动过量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二、两不吃
不吃梨:
“梨”与“离”谐音,在重阳节这个讲究团圆的日子里,吃梨寓意不太好,可能让人联想到分别和离散。
不吃羊肉(部分地区习俗):
虽然羊肉是冬季的大补之物,但重阳节在秋季,天气本就干燥。此时吃燥热的羊肉,可能会引发上火症状,尤其是老年人肠道蠕动缓慢,吃羊肉可能引发便秘等不适。
除了两不吃以外,在重阳这天对于中老年人体质虚弱、面色苍白、体寒怕冷的人,应该选择温热性的水果,如枣、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少摄入寒凉瓜果,如柑橘、香蕉、梨、柿子等。同时,可饮用生姜红糖水,有温中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阳虚体质:体力不支、手足冰冷、失眠脱发、腰膝酸软等症状可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可选择黄牛肉、羊肉、虾、韭菜、陈皮、茴香、桂圆、海参等温补食材,还可适量晒太阳,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以提升体内阳气。
阴虚体质:如有口干咽燥、心悸失眠、潮热盗汗等症状,可选择百合、银耳、雪梨、黑木耳、冬枣、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总的来说,重阳节的这些习俗和禁忌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和团圆的向往。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我们也应尊重传统,根据自身体质状况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